【超预期降息!股市债市怎么走?多家基金最新解读】8月15日,中国人民银行进行2040亿元7天逆回购,中标利率分别下调10BP至1.9%;续作4010亿元1年期MLF,中标利率下调15BP至2.5%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,有助于稳预期、提信心,将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推动经济回升向好。往后看,由于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是在MLF操作基础上形成,随着8月MLF利率下调,新一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报价调降已得到铺路。8月15日,中国人民银行(以下简称“央行”)进行2040亿元7天逆回购,中标利率分别下调10BP至1.9%;续作4010亿元1年期MLF,中标利率下调15BP至2.5%。对于本次“降息”,博时、国泰、摩根士丹利、创金合信、鹏扬、诺安、蜂巢、泓德、鑫元等多家公募基金进行了点评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,有助于稳预期、提信心,将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推动经济回升向好。往后看,由于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是在MLF操作基础上形成,随着8月MLF利率下调,新一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报价调降已得到铺路。本次超预期降息后,长端利率下限料再度打开。在短期内基本面仍难明显修复、降准预期仍在、潜在的部分信用风险发酵过程中,资金面将维持宽松,当前债市利多因素强于利空。对于股市而言,降息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,对于提振市场信心、活跃资本市场,具有积极作用,但实际效果还需要降准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配合,综合发力。公募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降息不论是时点还是幅度均超预期,明确释放了货币政策发力支持稳增长的信号。创金合信基金金融地产研究员胡致柏称,“此次政策利率的调降超出市场预期。尽管经济修复进程偏缓,地产行业销售不振,头部房企面临出险压力需要刺激性政策方面更加积极,但在美联储加息尚未完全结束,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较大的背景下,此前市场对此次政策性降息并无多少期待。”摩根士丹利基金点评称,本次降息幅度和时点略超预期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,一则是与LPR挂钩的MLF下调幅度较OMO更大,MLF的下调幅度也是疫情以来最大。非对称下调可能是银行间流动性充裕,而实体经济相对承压,央行加大对地产以及实体经济的托底力度,主动压缩政策利率期限利差。二则是6月份的降息,使得当前流动性已然宽松,从资金需求看,非金融机构存款和M2同比整体在下行通道,衡量额外负债压力的同业存单利率也在低位,资金压力不大,这也是短端调降幅度更小的原因之一;三则是顶住了汇率的压力。当前美债利率还在核心通胀韧性和供给压力下上行,选择现在降息会承受一定的汇率压力,降息后,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.30关口。这说明相比汇率短期的贬值,通过逆周期手段提振经济(进而提升汇率)是更重要的逻辑。国泰基金认为,本次是继6月“降息”后,央行再次“降息”。综合市场观点来看,市场普遍对于本次降息预期不高,此次MLF操作利率再度下调0.15个百分点,大幅超出市场预期,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,有效降低实体融资成本,刺激融资需求回升。央行此次下调MLF利率,充分释放出加强逆周期调节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信号。对于本次政策利率的调整,国泰基金认为背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。第一,经济弱复苏。降息日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。第二,通胀较为温和。第三,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8月15日之后进入税期,流动性可能季节性趋紧。央行公告提到本次操作也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,故逆回购加量约2000亿维稳资金市场。第四,支持房地产市场。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,部分房企经营遇到一定困难,特别是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有所暴露,影响市场预期。我们认为调降MLF利率之后LPR将顺势下调,对居民贷款购房有一定优惠,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。另外,央行此次7银河证券指出,降息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,有助于提升信心。同时,降息可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。此外,在7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的表现下,市场对于政策释放的预期升温,这更是实体经济的需求,因此,未来各项政策组合仍具较强预期。当前市场存量博弈为主,结合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后续政策,加上A股估值绝对低位,预判市场震荡上行的时机已来临。一、核心观点工业生产平稳增长:7月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.7%,预期增长4.6%,前值4.4%,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超预期下降。宏观经济有待修复:(1)1-7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285898亿元,同比增长3.4%,前值3.8%,增速总体下降。其中,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9436亿元,同比下降0.5%。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.7%,前值6%;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.41%,前值10.15%;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跌8.5%,前值下跌7.9%。(2)中国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1亿元,同比增长2.5%,市场预期5.3%,前值3.1%;季调环比下降0.06%,2023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。餐饮收入4277亿元,增长15.8%,仍然是消费板块中增速最高的类别。(3)7月份,货物进出口总额34563亿元,同比下降8.3%。其中,出口20160亿元,下降9.2%;进口14403亿元,下降6.9%。进出口相抵,贸易顺差5757亿元。3月以来,贸易增速持续下降,带动贸易累计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。降息落地,政策持续加码:(1)8月15日,央行下调MLF利率15个基点至2.50%,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至1.80%,以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,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此次为2023年第二次降息。降息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,有助于提升信心。此外,降息可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。(2)综合当前宏观经济背景,7月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提出“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,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”,在7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的表现下,市场对于政策释放的预期升温,这更是实体经济的需求,因此,未来各项政策组合仍具较强预期。A股市场研判:当前市场存量博弈为主,结合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后续政策,加上A股估值绝对低位,预判市场震荡上行的时机已来临。主线投资建议:8月是A股上市公司中报密集披露季,围绕三条主线,建议密切关注业绩增长良好的行业或具体标的。三条主线为:(1)国产科技替代创新:电子(半导体、消费电子)、通信(光芯片、运营商转型数字经济)、计算机(AI 算力、数据要素、信创)以及传媒(游戏、广告、平台经济)等;(2)业绩绩优、政策加持的大消费细分领域:医药生物、新能源消费、食品饮料、酒店、旅游、交运等;(3)中国特色估值重塑主题:能源、电力、基建、房地产产业链等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