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各大券商陆续举行中期策略会。不少券商认为,当前券商板块左侧布局时点已至,而机构业务及财富管理是2022年下半年的两大投资主线。
财富管理仍是
短期反弹行情主线
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梳理,今年以来,A股市场中,41只券商股的平均跌幅超22%。估值层面来看,当前券商板块的市净率为1.4倍左右,“破净”券商股为7只。在行业“马太效应”愈演愈烈的背景下,券商股的表现正在加速分化。
今年以来,券商股中仅华林证券股价实现上涨,累计涨幅为11.22%。去年表现较为突出的财富管理投资主线相关标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,例如,兴业证券、东方证券期间累计跌幅均超30%。
对此,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表示,“券商大财富管理主线的‘长逻辑’依然成立,当下估值具有配置价值,长期空间广阔。居民财富向权益型、净值型资产迁移的大趋势未改,公募基金迎来扩容机遇期,券商等渠道转型持续推进。”
浙商证券首席战略官兼研究所所长邱冠华表示,“券商板块处于超跌状态,市净率、市盈率均处于历史底部,略高于2018年的估值水平;当前,市场景气度与风险程度、券商资产质量均优于2018年。转型领先、受益于制度改革的券商业绩稳定性更高,长期配置价值凸显。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叠加,板块有望迎来反弹行情,财富管理类券商仍是短期反弹行情的主线。”
华创证券非银组组长徐康表示,“券商板块市净率低于过去7年以来93%的估值分位,左侧布局时点已至。从历史表现出发,板块触及估值低点后的上涨概率较大,但后市走向是投资策略选择的关键:若市场景气度持续低迷,年内财富管理特色券商难以实现明显的业绩增长,头部券商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更大;若市场景气度得到明显回升,财富管理仍然有望成为市场选择的主要配置方向。”
“含基量”高低
奠定券商业绩成色
在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,公募基金方向的业务布局显得尤为重要。“含基量”的高低奠定了券商的业绩成色。从公募基金管理人结构来看,数据显示,券商系基金管理人共有67家,无论是基金管理机构数量还是管理资产规模,券商系基金管理人都占据领先地位。
“虽然年初至今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,公募基金净值、新发基金规模等都受到一定的冲击,但拉长周期来看,公募基金仍是财富管理赛道中有望保持较高增速的一个细分子行业。”西部证券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,“头部公募基金在品牌、渠道、投研一体化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,资金向头部基金公司和绩优基金经理集中,头部公募基金对于证券公司的业绩贡献有望进一步提升。”
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沈娟则认为,资管新规影响基本消解,监管引导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壮大,券商资管业务有望发展出特色差异化优势。
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资管行业本身承载着连接居民财富和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,券商资管可以依托券商综合性金融平台优势,将投研能力、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协同发展,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金融服务的同时,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,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。”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