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四,A股涨跌互现,传统蓝筹白马大跌,半导体、锂电、军工、次新等少数品种大涨。截至收盘,上证综指跌0.79%至3525.50点,深证综指跌0.48%至2435.21点,创业板综指涨0.68%,科创50指数大涨2.59%。此外,代表权重板块的指数均大跌,其中上证50指数(3357.1171, -16.14, -0.48%)跌1.49%,银行指数跌2.09%。
北上资金周四净流出17.01亿元,主要集中在沪市。相关市场方面,美股隔夜小涨,港股恒指周四大跌2.89%,恒生科技指数大跌3.71%。
港股的科技股以互联网公司居多,A股的科技股大多与制造业相关,前者最近与反垄断或其他违法经营行为相关的利空较多,所以A股的科技股走出与港股的科技股截然相反的走势。这种差异并非周四才有,已经持续好一阵子了。
CRO等医药股周二大跌,周三大涨,周四又跌,其中泰格医药(150.950, 0.44, 0.29%)跌近8%。关于CRO这个赛道,虽然政策面有所细化,但我觉得这仍然是个极好的赛道。如果考虑此类个股位置实在高得离谱,那么近阶段投资者对这类股最好暂时采取观望态度。
银行股周四大跌。招商银行(50.280, -0.07, -0.14%)最近表现极弱,周四大跌5.76%,同样较受市场关注的平安银行(21.350, -0.16, -0.74%)大跌4.61%。此前国常会传递出“降准”及支持“中小微企业”的信号,市场认为银行将进一步向小微企业让利,于是银行股抛盘增加。
如果说勉强能找着银行股跌的理由,那么五粮液(268.670, 1.41, 0.53%)等无数白马杀跌的理由或许就很难找齐。其实在我看来,最重要的理由是资金分流,市场资金正大量被科技、新能源、次新股等品种抽走。就手持消费蓝筹的各类基金或其他机构来说,他们天天看着半导体、新能源板块疯涨,自己的重仓品种不涨,也许就会顶不住排名压力而进行恐慌性或攀比性调仓。
7月15日是双创个股预告业绩的终点,我怀疑届时市场风格会出现阶段性转换,届时大量业绩预告极好的公司并不必然会涨,其中会有不少见光死。周三晚间公布极好业绩预告的中远海控(30.610, -0.42, -1.35%)不涨反跌,就是例子。
当大量科技公司业绩大致明朗后,不管情况好不好,市场情绪都有可能生变。因此,对于那些未及时买入半导体、新能源板块股票的投资者来说,现在再去跟风热点也许已经太晚。如果实在耐不住这样的踏空感觉,那么最好只是适度参与,切忌在连涨后奋力追高。
就大盘来说,虽然有些股跌幅甚大,但股指缺少持续下跌的条件,因为利率端正趋于下降,且PPI即将见顶。外围方面,美债收益率更是在下降,其经济暂时会因变种病毒而难以快速恢复。
下半年股市可期,投资者可积极参与,只是节奏上仍得注意把控。现在的市场就算股指大涨或大跌,始终会有一类个股与股指反向,所以就算看对了股指,如果持股不当,那么仍难获利。



